Search


日前一位鋼琴家Maan Hamadeh在候機室看見一台鋼琴,當下手癢彈奏幾曲,讓現場的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日前一位鋼琴家Maan Hamadeh在候機室看見一台鋼琴,當下手癢彈奏幾曲,讓現場的人如癡如醉,影片一上網,隨即風靡全球。http://tinyurl.com/l7j2kjz

這樁美事刺激了我一個思考,台灣在公共空間放置的媒材(或是公共藝術陳設),能不能再開放一點,再多元一點,進而激發更多優秀的人才出現呢?

台灣也有許多公共空間擺放鋼琴,但多半都會拉起紅線,不隨便讓人上去演奏,作為開放空間的公共藝術裝置,卻不具有公共藝術的即時互動性,一個束之高閣的裝置,讓原本美的交流變成某種獨斷的上對下施捨。

如果一開始就充滿限制,那這種奇遇的機會是否就被抹煞了呢?當然,完全可以想見台灣人的思考邏輯:又不是每個人都彈得好聽,而且說不定會被弄壞,後續保養起來「很麻煩」。

但如果是我,聽見有人在公共空間演奏,即便不夠好聽,我也會覺得他的勇氣可嘉,同時對演奏者而言,這樣的表演經驗也會刺激他進步;而且站在藝術學習的角度,大眾就是要多接觸,才能分辨更細膩的層次,感受更多元的風格啊。

要培養品味,就是要多多體驗,如果每台裝置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被限制起來的,無怪乎台灣民眾的水準多年來始終沒什麼長進;

而說到後續的保養,則是看出大部分公共空間主事者的懶惰心態,就是想要一勞永逸,卻忽視後續的管理與保養也都是公共空間裝置的一部分,只因為嫌後續保養麻煩而避免使用,豈不是違背本意,本末倒置?

最後談一下我的個人經驗,有一次我到了一間咖啡廳,牆壁上有一些來人的插畫,於是我也詢問了老闆娘,我是否也可以畫上幾筆?

老闆娘聽了以後面有難色,但為了和氣,還是答應讓我畫。結果我一邊畫,她一邊看,當我把圖畫完之後,她發現自己喜歡我的畫風,於是還主動遞來一支奇異筆,告訴我說墨水不夠的話可以繼續用這個畫。

公共空間的互動是很有趣的,因為你永遠不曉得會遇到什麼樣的人,但前提是你必須先開放出互動的空間,才有機會看見更不一樣的可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作品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引用,Facebook既有分享功能則不在此限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